很多在广州注册公司的创业者大多都不太清楚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是什么所以今天诚信菌专门整理了一篇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投资成立一个企业需要资金,我国法律上有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这两个概念,对于注册资本,企业可以一次全部缴清,也可以分期缴纳,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实收资本其实是小于注册资本。下面步入正题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分别是什么。
一、注册资本的概念
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注册资本是公司在设立时筹集的、由章程载明的、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是股东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
二、实收资本的概念
实收资本是公司成立时实际收到的股东的出资总额,是公司现实拥有的资本。由于公司认购股份以后,可以一次全部缴清,也可以分期缴纳,所以实收资本在某段时间内可能小于注册资本,但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最终是应当一致的。
三、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区别
注册资本指企业成立时或者追加投资时,标明的投资意愿,也就是说要投资多少,但是由于注册资本可能不是一次到位,所以注册资本并不一定是已经全部收到了,对于注册资本中已经收到的部分,称为实收资本。他们的关系就是实收资本+未收资本=注册资本
四、2006年《公司法》规定
2006年新《公司法》实施后,注册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
1、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新《公司法》第26条
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且股东应当一次缴足出资额 –新《公司法》第59-64条
3、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2006年《公司法》修改后取消了按照公司经营内容区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10万―50万元统一降至3万元,将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000万元降至500万元。且没有采纳授权资本制,但却允许两种公司的资本都可以分期缴纳,而不必一次性缴足,只是要求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首期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2014年新《公司法》改实收资本验资制为核准制,仅存27类金融相关企业仍需验资注册资本。
五、2013年《公司法》规定
2013年《公司法》修改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综上所述,上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的区别,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注册资本是向工商局申请注册时申报的企业资本金,也就是一个企业要投资多少。而注册资本可能不是一次到位,对于注册资本中已经收到的部分,称为实收资本。
公司注册资本减少的四种程序
公司注册资本减少指的是公司自成立之后,依照法定程序使注册资本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削减的法律行为。法定程序如下:
(一)公司权力机构作出决议或者决定。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必须经过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决议通过。
(二)编制表册。公司决定减少注册资本时,董事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与财产清单。
(一)通知和公告。应该注意增加注册资本这一事项,公司不需要通知和公告债权人,但当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时,应该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10日之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于30日之内在报纸上公告。
(二)变更登记。公司注册资本减少时,公司章程在原定的注册资本发生了变化,必须向原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注册资本减少会有什么后果
公司对注册资本进行调解是很常见的事情,注册资本调整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另一种就是公司注册资本减少,但是不管公司是增资还是减资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手续才可以进行调整。那么公司注册资金减少会有什么后果?下面由白云财税的小编为您进行解答。
1、关于公司减少注册资本行为存在瑕疵时的减资行为效力。据《公司法》177条规定:公司应该从作出减少注册资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须通知债权人,并在30日内在报纸上作出公告。债权人从接到通知书之日的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从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有权要求公司进行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的担保。那么对于有违反通知义务的减资行为的效力,有3个观点:减资行为无效、减资行为有效但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减资行为不生效。
2、要对于股东责任承担。减资行为如果有瑕疵,那么减资行为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就是说发生减资不成的效益。减资不成、那么注册资本不变。依据《公司法》第3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他认缴的出资数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所以股东应该在他认缴出资数额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今天关于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有什么区别呢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财税筹划的资讯请关注白云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