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督查督办、狠抓工作落实的要求,税务总局制定了2016年系统督查工作计划,以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营改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等为重点,全年开展8次督查,实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税局、地税局的全覆盖,确保各项税收改革落地生效。
目前,首次系统督查已全面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首次系统督查中,税务总局派出6个督查组,对广州、辽宁、湖北、广东、云南、陕西等6省市国税局、地税局就《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实施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实施《国税地税合作规范2.0版》、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及实施绩效管理等内容。督查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不仅到省局机关了解情况,更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访谈,同时听取被督查单位工作汇报,查阅文件资料、分析信息系统数据,并举行税务干部座谈会、纳税人座谈会,全方位、多角度掌握改革落地和实施成效。据统计,本次督查共召开税务干部座谈会25次,纳税人座谈会12次,走访纳税人92户,走访办税服务厅和基层税务所43个,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首次督查聚焦突出问题,在督查中深入发现问题、督查后督促整改问题。此次督查共发现6省市税务机关落实工作中存在问题99个,共性问题18个。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被督查单位反馈,要求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4月底前完成整改。对督查发现的共性问题,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对照自查,明确责任,举一反三,切实整改。税务总局专门建立督查台账,将各单位存在问题记录在册,实行对账销号。
税务总局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3月中旬,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税务总局进一步完善了督查工作方案,拟于今年上半年再开展两次督查,下半年根据改革落实情况再适时开展督查,争取年内实现对所有省(区、市)税务机关督查全覆盖。同时,将每次督查情况及各地整改情况纳入绩效管理,通过严督实考,确保落地见效。
税务部门化解增值税等税负“不降反增”难题
申报缴纳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的6月征期,在6月19日顺利结束。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个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全面落地,广大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明显增强。
同时,受纳税人行业差异、经营情况、申报质量等因素影响,个别企业的税负存在“不降反增”的情况。记者了解到,各地税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逐户对税负增加企业开展分析辅导,帮助企业更好适应减税降费政策,逐步实现税负由增变减。
减轻了负担更激发了活力
“这一轮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对我们企业形成重大利好,一是促进消费增长,提高市场活力,二是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将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对制造业尤为重要。”波司登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向记者表示。
按照2018年同期销售额测算,2022年减税降费政策预计会给波司登降低7000多万元的税金。“近年来实施的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给企业带来了应对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底气,2018年公司羽绒服内销业务及外贸业务双双创历史业绩新高。”高德康介绍。
小微企业同样得到了实惠。“国家将增值税起征点调为月销售额10万元,我们公司就从‘缴税人’转到了‘免税人’。以前,我们店每个月要缴1800元的增值税,现在一分钱都不用缴。”河北馆陶县董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换平说。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更为明显的降费,一系列最新统计数据说明了改革成效:
税收收入增速回落明显,前5个月税收收入累计增长2.2%,远低于上年同期增速;深化增值税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1113亿元,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为明显,实现净减税476亿元;前4个月,各项支持“双创”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减税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56.8%……
“减税降费政策直接降低了企业成本。2022年,我们将抢抓政策机遇,把减税降费的红利用于企业品牌建设、智能制造等项目投入。”波司登公司首席财务官朱高峰说。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稳定了预期、增强了信心,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不降反增”到“由增变减”
作为今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头戏”,深化增值税改革自4月1日实施以来,绝大多数企业顺利实现了减税,但也有个别企业由于不熟悉政策导致纳税申报填写错误等原因,出现了短暂的税负上升情况。
激活配套政策实现减税
除了降低税率这一“大招”,此次增值税改革还出台了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加计抵减、不动产进项税额一次性扣除等配套政策,也同样是重要的减税点。
此外,增值税发票是纳税人进行日常税收活动的基础,也是实现增值税减免的关键。税务部门抓住出现“先增后降”企业的普遍症结,辅导企业正确开具发票,合理实现减税,让企业充分享受减税降费红利。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税务系统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稳之又稳地推进减税降费等各项工作,确保纳税人、缴费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税务常识 会计凭证要保管多久
记帐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外签名或者盖章。
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上注明记帐凭证日期、编号、种类,同时在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证名称及编号。
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涉外文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
会计凭证装订前的准备工作
分类整理,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数、编号是否齐全。
按凭证汇总日期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本数。
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对所有附件要折叠成同记账凭证大小,且要避开装订线,以便翻阅保持数字完整。
整理检查凭证顺序号,如有颠倒要重新排列,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并检查附件是否齐全,附件章是否盖好。记账凭证上有关人员的印章是否齐全。
会计凭证装订后的注意事项
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员签章。在封面上编好卷号,按编号顺序入柜,并要在显露处标明凭证种类编号,以便于调阅。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
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今天关于税务局落实,税务总局开展全系统全国性综合督查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财税筹划的资讯请关注白云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