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世界3大自贸区:香港、新加坡、迪拜各有哪些税制优势?自贸区是指在一国境内关外设立,以税收优惠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
自贸区是指在一国境内关外设立,以税收优惠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经济需要,所建自贸区特点各不相同,例如以香港、新加坡迪拜为代表的整体型自由港和自贸区。
中国香港自贸区税制优势
我们都知道香港拥有宽松的免税额制度以及优惠的税收制度,吸引了众多投资人注册香港公司。香港以属地为征收税项的基础,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与内地情形不同,香港没有增值税和营业税,主要直接税是利得税(企业所得税)、薪酬税(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
香港企业所得税实行两级累进税率,200万以下利润适用8.25%低税率,200万以上利润适用16.5%税率。个人所得税实行2%-17%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17%。香港全境实行自由港,没有专门针对自贸区的税收政策,但规定在进入香港保税仓时对于应课税品无需缴纳税款。
另外香港目前已经和中国内地、日本、法国、英国等34个国家地区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对涉及国际贸易的香港公司带来了便利。
新加坡自贸区税制优势
新加坡是仅次于香港的世界自由港,新加坡金融环境优良,税率低,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制度,因此,内地企业十分热衷于注册新加坡公司。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统一税率为企业纯利润的17%,这在全世界都属于较低的企业所得税。而新成立公司、或者小型企业,还可以普遍享受税务优惠,所以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通常低于17%。新加坡全国采用统一税制,所以不存在中央和地方两级税务,主要的税种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不动产税等。
新加坡是自由港,因此大多数商品在进出口时关税为零。只对极少数产品征收进口税,例如烟草、酒类、石油和汽车等。新加坡出口商品一律免税。2018年新加坡将货物和劳务税从7%提升至9%。
迪拜自贸区税制优势
迪拜位于中亚非交界处可以轻松进入世界上许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迪拜自贸区内无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符合相关法规(工业组织法案)规定的工业项目可以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全部税种免税5年等。
迪拜实行低税负制度,税种较少,目前迪拜只存在五类税:社会保障税、海关关税、销售税、市政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迪拜公司主要缴纳的税种仅有企业所得税。迪拜自贸区税率较低,迪拜税率的众数是5%,除了石油企业所得税实行55%的畸高税率以外,基本比较温和。
香港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 实质问题
香港广泛的避免双重课税协定网络为已获得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的公司提供了许多税收优惠。虽然具体收益将视乎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此类公司可享受优惠的利息和股息预提税率,甚至可以免征资本利得税。
公司取得这些税收优惠的关键是从税务局获得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对于公司,税务局对申请此证书仅列出两个要求:
· 在香港注册或成立的企业
· 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成立,但在香港管理或控制的企业
然而,即使符合以上要求并不能保证申请成功。从2015年开始,税务局在颁发证书方面逐步变得更加严格,首先是要确保申请人已经在香港建立了足够的经济实质。基于全球不断变化的税收格局,此申请的要求已变得更严格。
不断变化的税收格局
近年来,企业使用税收优化策略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更进一步受到关注。在此方面最显著的倡议是经合组织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135个地区正在合作。这计划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漏洞,并创造一个更加透明的税收环境。
香港为遵守该计划的要求亦逐渐强调建立经济实质的要求。经济实质要求背后的思维是防止滥用税收协定,即仅在获得税收协定优惠的目的下,在税收优惠地区设立外国企业的做法。
这对利用香港全面双重课税协定而寻求税收减免的公司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香港成立的空壳公司不太可能成功申请,因为它缺乏足够的经济实质。
界定经济实质
《税法》没有界定经济实质的具体定义,因此可对其作出解释。税务局在2015年2月首次修订了香港注册成立公司的申请表,此前只要求提供基本信息。现时所有公司都必须提供有关其业务活动以及管理和控制地点的详细资料,以便税务局能够对每份居民身份证明书作出个别评估。
以下是公司在申请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时必须提供的资料,但不应该将以下资料视作(包括)全部资料:
1、董事会的组合和会议地点——董事会成员是否为香港居民,董事会会议在哪里举行,讨论和决议的性质,以及如何决议和在哪里执行;
2、商业运作——涵盖各种资料,包括企业地址、员工工作位置以及他们如何和在哪里履行职责;
3、收入性质——香港金融机构的详细资料,经审计的帐目,显示在香港境内持有的资产数目,公司的利润是否须缴付香港利得税,申请人是否可被视为该收入的实益拥有人。
获取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并不保证公司可根据香港的税务协定申索利益,一般而言,每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有效一年。若香港公司的性质没有重大改变,根据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避免双重课税协定下发出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则有效期为三年。因此在所有情况下,此证明书都需要定期更新。
加强趋势
随着经合组织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的进展,享受税收协定内的优惠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在2015年修正案生效之后,其他几项法规也相继生效,每项法规都更接近经合组织的理念。举几个例子:
1、《 2018年税务(修订)(第6号)条例》(IRO)编纂了转移定价的独立交易基准规则并提高了有关经济实质要求;
2、 第五号议定书于2019年7月签署,增加了一个新的“主要目的测试”,以防止滥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双重课税协定。
这一切都符合全球趋势。即使是开曼群岛,海峡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百慕大等离岸司法管辖区的政府也制定了经济实质法。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特别当经合组织正走向“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2.0时代”。
希望利用香港具竞争性的税收制度优势的公司须注意全球和香港的税务趋势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考虑到不成功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申请可能会对未来的申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申请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前必须认真准备。俗话说得好,预防胜于治疗。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以上内容,欢迎与我们(白云财税集团)取得联系。
香港公司报税常识
1、香港公司什么时候报税?
答:香港公司在成立18个月左右会收到税局发出的第一份利得税表,收到后就要开始报税。第一份税表税局会自动将申报期限由1个月延期至报税表发出日期起的3个月内。非新成立的香港公司报税时间:根据本公司财务年结日,按时递交审计报告及税表。
2、审计过程中,请问提供的购销单据是否复印件就可以了?
答:通常我们是需要客户提供原始单据最好,但不方便的情况下,给我们发票的复印件或者电子扫描件都可以。
3、打给其他香港公司可以申请离岸免税吗?
答:根据离岸判定条件,通常香港公司是不可以和本港香港公司交易的,否则,会影响离岸免税豁免的结果。如果您一部分是和香港发生了贸易往来,一部分业务是离岸的,届时也可以一套离岸账号,一套在岸账目去报税也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还是需要CASE BY CASE
净利润为负是不是没必要做离岸免税,等到公司净利润为正数在申请离岸免税?利润一直为负会不会麻烦?
4、香港公司给个人账户付款,需要注意什么?
答:通常情况下,如果是非贸易项下款项,我们都不建议客户操作。如果是正常贸易项下的给个人支付佣金当然是可以的,但不建议客户大量的频繁的往个人账号转钱。
5、离岸免税,前几个条件都满足,但有时集装箱运输出口时,有可能在香港转港。比如:大连发西班牙,大连到香港港转到巴塞罗那。这样满足离岸免税的申请吗?这样所有的利得税和薪俸税都免吗?
答:转港一般情况下是没问题的。
6、收到国外其他个人或单位收款视同股东投资款可以吗?
答:这种情况较复杂,前提是这个付款的单位或者个人是否是香港公司的股东呢?建议做之前先向我们进行专业咨询比较稳妥。
7、离岸免税和微利缴税哪种更合适?
答:通常情况下,申请离岸免税,后期会有税局的解释信件要处理,且解释需要CPA帮助我们去解释,也是有一笔费用产生的。如果您虽然是离岸,但该会计年度的利润极其少,缴税的数目低于解释的费用的时候,您可以考虑在离岸的情况下申请在岸报税。
8、税务免税解释费需要每年都交吗?
答:通常我们以税务局下发的解释信件为主,香港会计师以“次”来收费。
9、给董事发工资,董事在大陆,可以享受香港个税免税吗?在大陆还要再交税吗?
答:董事若是中国税务居民身份,他的境外收入需要向税务所在地申报个人所得税。
10、是否申请了在岸缴税后以后都得按在岸缴税
答:不是的。每个会计年度都根据您实际的业务来进行申报的。
11、众多客户中只有一个是香港客商,扣除该客户的收入部分是否还可以申请离岸免税?
答:可以。
12、报税单里面的第三点“其他支出类发票”,是随便发票,机票等差旅费电子账单或个人账单但没有备注香港抬头公司的名称,可以吗?因为香港离岸公司在国内没有注册,不能向国内公司那样提供税号在开票操作
答:可以。
13、国外个人账户可以给香港公司打款吗?
答: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具体也要看国外个人账号给您打的什么款项?
14、不是香港居民,股东获得分红,需要交薪俸税吗?
答:要看香港公司股东是哪国的税务居民身份?股东税务居民身份在哪就回到哪缴纳个税?
今天关于香港和新加坡税收比较,新加坡税法与内地差异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企业财税筹划公司的资讯请关注白云财税。
参考资料来源1:新加坡税法与内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