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签合同涉税风险须知!财务必须审核这几点任正非曾说过:合同管理关系到商业目标的达成,也是公司面对重大风险的屏障。可见,合同在企业的业务和流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交易必不可少
任正非曾说过:合同管理关系到商业目标的达成,也是公司面对重大风险的屏障。
可见,合同在企业的业务和流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交易必不可少的手续之一,如果审核不当,就可能面临一些法律风险,还可能增加涉税风险,多交冤枉钱。
所以企业财务通常被老板要求参与合同签署的审核,即在合同审批流程中加入财务会签环节,侧重于对合同涉税条款的审查与核对,有以下几点:
涉税事项的审核
增值税
从2016年全面营改增后,所有的企业都开始征收增值税,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税款的多少既取决于合同的价款,也取决于经济业务适用的税率。如果遇到税率变动,那么在合同执行时会出下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如果签订合同时只签订了不含税价,那么就按照不含税价和新的税率确定税额,按照价税合计收取款项。
第二,如果签订合同时同时签订了不含税价和税率,由于税率是法定的,签订的税率对双方的约束是必须合法的,所以原则上应该按照不含税价和新的税率确定税额,按照新的价税合计支付和收取款项。
第三,如果签订合同时双方只签订了含税价(即价税合计),那么即使税率由16%降为13%,也应当按照含税价支付和收取款项。
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在遇到税率变动时,都不会出现纠纷,也不会损害双方任何一方的利益。因为约定的很清楚,甲乙双方也对于税率的变动有预见。
但是第三种情况,由于合同中对于价款的约定没有分价款和税款分开表示,那么在遇见税率变动时,会造成合作双方出现矛盾,特别是对于接受发票付款的一方来说,提高了成本,减少了利润。如果双方沟通不好,就会出现伤和气的事情。
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上载明的“购销金额”。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购销合同中的“购销金额”有的包括增值税税金,有的不包括。对这一问题分两种情况处理:
按合同金额计征印花税的情形:
1.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因此,如果合同价款简单粗暴的只写价税合计金额,那么企业就要对增值税部分也要缴纳印花税。别看印花税是小税种,但是印花税是对合同签订双方都要征税,因此,合理的约定合同中的价款条款,对于双方都非常有利,可以合理的少交印花税。
建议: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就可以约定如含税价款3000万元,税率6%,不含税费用2830.19万元,增值税 169.81万元。
关注合同生效及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签订合同不代表合同立即生效,同时需要关注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如财税〔2016〕36号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交易价款或报酬应含税
从商业交易的惯例来看,交易价款应该包含税款,合同中明确交易价款为含增值税价款,可以减少交易双方围绕增值税可能发生的争议,尤其在税改频繁期间。
明确交易方纳税人身份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计税方法、税率(征收率)上存在差别,交易合同中应明确纳税人身份,必要时可将营业执照复印件、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复印件作为合同的附件,明确开票类型、开具日期、送达期限等内容,并约定纳税主体身份发生变更应及时通知对方。具体约定形式:
1、乙方为
(1)一般纳税人;(2)小规模纳税人
甲方纳税人识别号:乙方纳税人识别号:
2、乙方完成本合同项下应税行为的计税方式为
(1)一般计税;(2)简易计税
3、若乙方纳税主体身份发生变更,应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甲方。
取得合法有效抵扣凭证
取得不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他合规抵扣凭证或者不合规,对受票方都会造成法律和经济损失,可考虑将增值税发票的取得和开具与收付款义务相关联,并就开具发票所造成的违约行为约定违约金、损失赔偿金。
如果企业记账报税时纳税申报逾期有什么影响?
相信各位朋友都应该知道了,在公司注册完成后,领取到营业执照的30个工作日内就需要展开公司的记账报税工作,如果公司在这段时间不按时进行,那么后面公司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具体会受到哪些影响,想必各位朋友都想了解一下,那么接下来就和白云财税集团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如果企业纳税逾期了会有什么影响。
1、产生罚款、滞纳金
纳税人未及时进行纳税申报,税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逾期行为作出处罚。如果纳税人还存在应纳税额的情况下,还将按照每日万分之五征收滞纳金。
2、无法再网上报税
在申报期的情况下, 公司可以在网上完成公司的抄报税、申报、清卡等事项。如果过了申报期,公司就只能携带资料到主管税务部门的税务服务厅进行纳税申报办理。
3、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
未按规定期限纳税申报的,按每税种每次扣5分计算。
公司如果未按照规定期限进行纳税申报,在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时候会根据逾期次数进行扣分,影响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
4、被列为非正常户
公司如果已经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申报纳税,收到税务机关责令修改的通知后,还是未改正,并且联系不到公司的情况的纳税人,就会将其列入非正常户。
企业被列入非正常户,相关人员将在全国范围内无法开办新公司和相关股权转移,并且公司将被暂停税务登记证、发票领购簿和发票的使用。如果被列入非正常户认定超过3个月的,税务机关可宣布税务登记证失效。出口企业被列入非正常户,税务机关对企业暂不办理出口退税。纳税人申请解除非正常户,税务机关可按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有非正常户记录的纳税人,本年度直接评定为D级并承担D级纳税人后果!
所以,公司如果逾期申报,还是需要记得注意及时去处理的,否则对公司的影响还是比较多的,及时的处理得以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特别是如今银税互动的上线,如果企业纳税信用受到影响,对公司申请这方面的资金会有较大的影响。
如何办理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有什么作用
对于税务登记,在公司注册成立后,拿到营业执照之后,企业需要注意在30天以内进行办理,否则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公司是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导致公司没办法正常开展业务,还可能导致因为逾期而被罚款。税务登记主要是从事生产或经营的纳税人向税务管辖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的起点。那么税务登记如此重要,应该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呢?税务登记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如何办理税务登记
因为如今采用三证合一或五证合一,因此当营业执照办理成功的时候,税务登记已经被包含在营业执照之内了,所以如今是不需要在进行税务登记的。不过还是需要到税务部门进行报道,核定企业的税种,才可以申领发票。而且对于资料不齐全的一些企业,也是需要进行相关的补填的。
二、税务登记有什么作用
1、在税法中有明确规定,逾期未进行税务登记的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2、如果企业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是没有办法开立银行账户。
3、没有办理税务登记,企业不能申请退税、减税、免税等相关涉税事项。
4、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不能申购、开具发票。
5、企业没有办理税务登记也不可以办理停业、歇业等。
三、税务登记注意事项
1、从事生产或经营的纳税人在领取到营业执照后,包括临时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都需要在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
2、企业包括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都是需要向自身经营生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税务登记的活动。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税务登记是十分的重要的,企业如果想要正规合法的展开经营,就需要进行税务登记的办理。如果长时间不进行办理,那么还会带来一些罚款,同时引得经营受到影响。
今天关于合同涉税税务风险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企业财税筹划公司的资讯请关注白云财税。
参考资料来源1:合同涉税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