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仔细研究经济合同发现,在事先进行筹划的基础上,在签订协议时就可以通过合同来安排税收问题。李某2001年度在北京一私营企业打工,约定年收入为2万元,应与私营企业主建立何
人们仔细研究经济合同发现,在事先进行筹划的基础上,在签订协议时就可以通过合同来安排税收问题。
李某2001年度在北京一私营企业打工,约定年收入为2万元,应与私营企业主建立何种用工关系?从税收角度上分析,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1):以雇工关系签署雇佣合同,则按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李某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1.67元[(20000/12-800)10%-25].
方案(2):以提供劳务的形式签署用工合同,则按劳务报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李某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73.33元[(20000/12-800)*20%].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在计税所得额比较小的时候,以雇佣的形式比劳务形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少;而当计税所得额比较大的时候,以劳务的形式比雇佣的形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少。这是由两种政策在税率上的不同造成的。
工资薪金的最低税率是5%,最高税率是45%,而劳务报酬的最低税率是20%,最高税率是40%(在20%的基础上加咸100%)。当然,二者在计算时速算扣除数不同。因此,我们在签署用工合同时就可以根据报酬的数额进行具体筹划。决定是以雇佣关系拿工资,还是以提供劳务报酬的形式拿报酬。总之,要以提供劳务报酬的形式计税,工作的性质必须符合税法对“劳务”方面的因素。
如果确定以劳务报酬的形式取得收入,应注意:
一是分次领取劳务报酬可节税。
我国税法规定,劳务报酬一次性取得收入在2万元以上就要加成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将每次的收入都控制在2万元以下,税收负担就会大大下降。
二是取得收入的间隔时间应超过1个月。
因为我国税法规定,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支付间隔超过1个月、按每次收入额扣除法定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间隔期不超过1个月的,则合并为一次扣除法定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经济效益审计内容及特点介绍
今天,鉴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很多企业在经营期间都非常重视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所谓经济效益审计,其通常是指审查和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接下来,在本文中,广州审计公司将对经济效益审计内容及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1、经济效益审计内容
今天,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两部分。其中,有关于经营审计部分,主要包括:
(1)经济性审计,即对财务支出是否节约或浪费所进行的审计,它可以揭示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活动的恰当程度及其遵纪守法情况。
(2)效率性审计,主要是指对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所进行的审计,借以评价成本与盈利情况,判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
(3)效果性审计,效果性审计主要是对计划目标完成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即审查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是否获得了理想的效益。
而有关于管理审计部分,其主要是审核检查管理能力和水平,以评价管理素质,其审计内容主要有:(1)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性;(2)管理机能的有效性等等。
2、经济效益审计特点
实际上,相比较于其它审计类型,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较为突出,具体说来,其主要体现在:
(1)审计范围的广泛性。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它既要审查企业管理制度,也要审查企业制度执行情况,同时也需审查企业决策以及企业决策效果等等,因此,审计内容众多。
(2)审计对象的灵活性。由于经济效益审计范围广泛,所以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就要善于抓住重点,来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关键对象进行审查,以实现花费较少的审计时间来完成审计目标。
(3)审计依据的规范性。一般来说,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业务标准及各种规范等等,因此其审计依据是相当规范的。
(4)审计方法综合多样。由于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众多,所以进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固审计人员需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各项审计方法的运用与实施。
以上为经济效益审计内容及特点介绍。广州审计公司提示,不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计单位,都有必要在经济效益审计开展前对上述内容进行简要了解和把握。另外,企业如若对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存有疑问,那么也可以寻求专业广州审计公司进行详情咨询。
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其对财务审计一般并不陌生,很多情况下企业都会涉及到财务审计工作地开展。但对于经济效益审计来说,其却鲜为企业所知,很多企业提到经济效益审计时往往“一头雾水”。那么,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本文来带您对此作具体了解!
事实上,所谓“经济效益审计”,其一般是指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等方面的审查,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而有关于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对象不同。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是各种经济资料和有关的技术经济资料、经营管理活动;而财务审计的对象仅仅是财会资料和财务收支活动。
2、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审计计划(预算)方案、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确定经济效益并作出评价,借以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后者的目的在于査明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经济公证,借以确定或解脱经济责任;
3、依据不同。前者除以有关法律、制度和财经法纪为依据外,还要以业务技术、经济效益考核标准和经济活动事实为依据。后者以会计法、财政制度、财务会计制度、财经法纪和财务活动事实为主要依据;
4、进行时间不同。前者以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为主,定期审计与经常性审计相结合。后者以事后审计、定期审计为主;
5、程度不同。前者程度灵活,无模式。后者程度比较固定,有规律可循;
6、原则不同。前者主要用于促进经济效益提髙,以建设性原则为主。后者主要用于査错防弊,以保护原则为主;
7、方法不同。前者除运用一般的审计方法外,还要使用数理统计及其他现代管理方法。后者主要使用会计检査的方法,通过审阅、核对会计账薄和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来进行;
8、执行者不同。前者需要请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家与专业审计人员共同进行。后者主要由专业审计人员进行。
以上是对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介绍。有对此不了解的企业,可对文中介绍内容作具体了解、把握!
今天关于经济合同中的税收筹划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税务筹划的资讯请关注白云财税www.tsbaiyun.com。
视频参考资料:经济合同中的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