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为确保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很多企业都会根据政策要求和经营需要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本文来对财务报表审计注意事项进行明确!
今天,为确保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很多企业都会根据政策要求和经营需要开展财务报表审计。不过,由于财务报表审计是一项专业操作,其必须由拥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来开展。因此,企业普遍会对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所需注意事项格外关注。接下来,本文来对此进行介绍!
一般来说,有关于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所需注意事项,其主要有如下这些:
1、财务报表审计需明确审计范围和内容。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必须明确审计范围和具体内容,这是审计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2、掌握财务报表审计中有效获取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相关信息的方法。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范围涉及面广,内容多,各内容复杂程度不一,因此,要获取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相关信息,必须运用适当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询问、观察与检查,分析程序和穿行测试等。
3、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要合理估量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合理估量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是一个尽可能节约审计成本与努力降低审计风险的判断过程。
4、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需拟定总体应对措施。由于影响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每一因素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一般情况下,难以限于某一具体认定。因此,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后,应采取总体应对措施。
5、财务报表审计需设计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6、财务报表审计要注意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从重大错报情形的最终显现来看,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有关,也可能与多个具体认定有关。因此,要注意财务报表层次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
以上是对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所需注意事项介绍。对于在经营期间有开展财务报表审计诉求的企业来说,有必要对此进行提前了解、把握!
企业开展存货审计需重点审计哪些内容?
对于企业来说,在其经营期间,为对企业存货状况作具体了解、把握,其一般会根据经营需要开展存货审计。那么,存货审计需重点审计哪些内容?下面本文来对此进行解答,以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般来说,有关于存货审计重点审计内容,其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1、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有关于对此方面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可就企业现有的存货管理制度开展符合性测试和评价,通过对存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帮助企业推进内控制度建设,以在规范企业经营的同时达到提升审计价值的目的。
2、存货购入的方式
审计人员对此方面进行审计,需将重点放在企业是否建立严格的审批与公示制度,是否采用相同性能和质量条件下的最低价采购原则等方面。通常,通过对存货的采购审计,可达到规范企业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
3、存货收入、发出、结算核算记录是否正确
一般来说,在该审计方面,审计人员应将存货余额较大、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存货作为抽查重点,审查存货采购成本负担的费用是否全部登记入账,材料的发出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年内有无随意改变计价方法的现象等。
4、存货截止期业务的核算
存货截止期的审计要关注3个日期:
一是销售方发票开具的日期或收到销售方发票时的日期;
二是企业记账的日期,即企业确认购入材料并将该笔经济业务和相关负债记入单位账户的日期;
三是材料验收入库的日期,即验收部门和仓储保管部门开具的验收单、入库单,并将货物验收入库的日期。
通过对截止期的审计,有利于审计人员发现截止期业务处理是否正确,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等,从而达到监督企业规范操作,真实反映其经营结果的目的。
5、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销
一般情况下,审计部门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审计,可查明存货跌价准备的真实性、转销的合理性、会计记录的完整性以及存货跌价准备余额的正确性。
6、实物资产控制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需对存货进行监盘,一般是要有针对性的抽查盘点,以便客观反映实物资产质量状况,判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变动,正确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现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理,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以上是对企业存货审计重点审计内容介绍。有开展该类型审计诉求的企业,有必要对此进行提前把握!
企业开展固定资产审计,这些事项一定要把握!
对于企业来说,固定资产是指其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在现实生活中,为对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具体把握,很多企业都会根据需要开展固定资产审计。那么,有关于固定资产审计,我们需掌握哪些事项?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此进行说明。
1、固定资产审计目的
对于企业来说,开展固定资产审计,其目的主要有:
(1)确定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2)确定固定资产的实际存在和运行状况是否良好;
(3)审查被审计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受留置权等限制;
(4)审查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是否适当;
(5)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6)审查固定资产交易事项会计处理的适当性,固定资产及折旧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
2、固定资产审计主要审查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1)查核固定资产购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投资的资金来源以及可行性和经济效益。(2)查核固定资产购建实际成本和现值。确定固定资产实际成本的准确性。(3)查证固定资产购建和使用的实际效能,检查购建的固定资产实际生产能力和利用情况。(4)查证固定资产折旧和折旧基金的计提的准确性。(5)查证固定资产的实有数和所有权。(6)查证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的准确性。查明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支出的合规性。(7)调查和评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3、固定资产审计程序
一般来说,企业进行固定资产审计,通常按照如下程序来进行:
(1)明确固定资产审计目标,确定审计主体以及实施的目的;
(2)审阅资产负债表以及关于资产类附表;
(3)审查评审被审计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4)验证固定资产项目账目余额是否真实;
(5)审查固定资产项目的会计记录是否符合现实;
(6)审查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对重大变动事项要特别加以注意;
(7)总结固定资产审计实际情况予以及时反映。
以上为企业开展固定资产审计所需掌握的相关事项介绍。今天,企业进行该项审计活动,有必要提前对文中介绍内容作具体了解,进而以便积极配合审计机构推动该项工作有序开展!
今天关于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有哪些注意事项?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税务筹划的资讯请关注白云财税www.tsbaiyun.com。
视频参考资料: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