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将税收筹划完全等同于“避税”。事实上,二者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有着具体区别。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近年来,提及税收筹划,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此并不陌生。而且,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税收筹划不仅能够帮助其有效规避财税风险,同时还能够使企业或个人的收益实现最大化。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将税收筹划完全等同于“避税”。事实上,二者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有着具体区别。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二者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1)税收筹划和避税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即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来进行;(2)税收筹划和避税都能够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减轻税负。
其次,我们来对二者的区别进行具体介绍。主要有:
(1)从概念上来看,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精密规划而取得的节税利益。它是在侧重于节税收益的基础上,使得筹划内容、形式、措施都更合法和符合立法意图,不允许对税法进行曲解。而避税则主要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规定上的漏洞、空白、不足或差异,在纳税前采取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的一种行为。它更侧重于规避税收这一“质”的要求,只要求形式或措施上合法,或准确点儿说不违法。
(2)从范围上看,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为达到节税目的而制定的税收规划,也就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当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时,采取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财务、经营、组织及交易事项。而避税的范围则比税收筹划更为广泛。凡是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而达到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的都属于避税范畴,学者把避税按性质分为税收筹划、税收规避、税法滥用。
(3)在合法性上来看,由于税收筹划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来开展,更多地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国家倡导的方式来进行。所以,相对于避税来说,也就更为合法。
以上是对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的具体介绍。可以说,对二者进行明确区分,有助于纳税人选择更合理的方式节约纳税支出,从而以降低在筹划期间可能引发财税风险的可能性。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互关系
税收筹划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少缴税或降低部分税负,从而达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税收筹划已经成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筹划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税收筹划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根本内容——资金流。税收筹划直接决定某一期间税收成本,也同时影响了当期现金的净支出。反过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也决定着税收筹划。会计核算方法的选用决定了税收筹划的方法和途径,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首先,从存货计价来看,存货计价方法的多样化直接为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存货计价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存货的成本,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以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物价持续上涨,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使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降低,本期销货成本提高,从而达到减少当期所得税的目的。反之,如果物价持续下降,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以使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降低,本期销货成本提高,从而达到减少当期所得税的目的。而物价上下波动时,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可使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较为均衡,避免高估利润,多缴所得税。
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税负支出,降低现金流出量。而在存货周转过程中,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是十分重要的。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为企业递延纳税创造了条件。工业企业购进货物验收入库后,就能申报抵扣,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接转到下期继续抵扣)。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尽管不能降低企业应税产品的总体税负,但是为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延缓缴税创造了条件。(中华会计网校)
其次,从固定资产折旧看税收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涉及三个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估计和净残值的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三种。其中,加速折旧法可以使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这样,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前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减少,而后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增加,使得企业的一部分所得税缴纳时间后移,企业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再次,从企业销售收入的角度进行税收筹划。纳税人如果能够推迟应纳税所得的实现,则可以使本期应纳所得税额减少。对一般企业而言,最主要的收入是产品销售收入,因此推迟产品销售的实现是税收筹划的重点。如分期收款销售产品的,以合同约定的日期为收入的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的,在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委托代销的,在受托方交回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实现。企业可以选用以上的销售方式来推迟销售收入的实现,既能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又能使收入安全地收回。
当然,进行税收筹划的同时,我们还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税收筹划必须遵守国家法规。税收筹划的现实意义,应该是在税收法律规范下的税收筹划,这既是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税收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税收通过税收法律规范后,明确界定了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税收筹划必须在税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进行,而不能超越这个界限。
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的,即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在筹划纳税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方案的实施而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税负最轻的方案并非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负的降低可能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牺牲整体的利益换取税收的降低明显是不可取的。可见,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有何区别?开展税收筹划有哪些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对税收筹划存有一个误区,即将税收筹划等同于偷税、避税,对其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从而抹杀了税务筹划的积极作用。事实上,税收筹划在本质上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对企业来说还有诸多好处。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1、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有何不同?
答: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并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最优选择,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或纳税风险最小的一种筹划活动。其是企业合理、合法的行为,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而逃税则是指纳税人通过采取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欺诈手段,来达到不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目的的违法行为。这即是说,逃税属于明显违法行为,因而会受到法律法规严惩和制裁。
此外,有关于避税,其是指纳税人通过精心安排,利用税法的缺陷、漏洞或会计法规与税法的区别,来达到规避或者减轻税负的行为。因此,避税不合法也不违法,但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违税法立法精神的,所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否定。
2、税务筹划有哪些现实意义?
答:明确了税务筹划与偷税、避税的不同,我们可以得知税务筹划是一项合理、合法的企业筹划活动。所以,有关于税务筹划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1)从微观角度来说,税务筹划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纳税负担,规范企业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有序经营;
(2)从客观角度来看,税务筹划可以促进税务代理机构的大力发展,同时也可以涵养税源,促进财政公平程度的进展;
(3)从宏观角度来说,税收筹划地有效开展,可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促进投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另外,税务筹划也可以反作用于税收法制,促进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以便更科学地制定税法及税收政策。
综上,我们对税收筹划、偷税、避税的区别与税收筹划的意义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对于有着税务筹划需求的企业而言,其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便有必要对三者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以保证税务筹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开展,并实现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筹划目标。
今天关于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税务筹划的资讯请关注白云财税www.tsbaiyun.com。
视频参考资料: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